由于可供水量不足、水质达不到用水标准或工程调蓄能力限制所导致的在用水目的上、时间上、地域上的冲突。
为满足某项(某些)目标,由各种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组成的向用水户分配水资源的综合体系。
在维护社会公平和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前提下,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目标,在各用水户之间合理分配水资源。
注:用水户之间包括区域、行业、部门、个体以及世代之间等。
通过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对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再分配。注:目的是使供水在时程分布上符合用水需要,并在地域分布上与生产力布局相适应。
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水资源状况发生变化。
人类为了生存发展和提高生活水平所从事的各种活动对水资源状况产生的作用。
承受降水的流域或区域地表的地势、地貌、水文地质、土壤、植被、水系、水面和土地开发利用等自然和人为特征发生的改变。
人类为社会和经济的目的,对土地进行的开发和经营活动。
由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人口集中,需水量增长所造成的对水资源状况的影响。
对在规划水平年已建成的供水工程供水能力的预先测定。
对某个需水对象在规划水平年的水量需求的预先测定。
制订需水规划时,在规定的条件下,对单位时间内的单位产出量、单位投入量、单位人口数等所需取用的水量所作的限额。
有经济产出的各类生产活动所需的水量。注:为计算生产需水量,一般将生产部门划分为第一产业的种植业和林牧渔业,第二产业的高用水工业、一般工业、火(核)电工业和建筑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商饮业和其他服务业等。
用水量与用水户相应产值的比值。
农村地区居民家庭日常生活需要使用的水量。
城镇地区居民家庭日常生活需要使用的水量。
在河流中能够维持一定航道水深,使航运正常进行的最小流量。
维持给定目标下生态与环境系统一定功能所需要保留或人工补充的水量。
维持河流生态与环境系统一定形态和一定功能所需要的水量。河道外生态与环境需水量-保护、修复或建设给定区域的生态与环境需要人为补充的水量。
用于维持生态可持续性及保护、改善环境的水量中消耗掉而不能回归的部分。
为使水生生境与生态维持良好功能,河流必需的流量。
维系和保护水体最基本的环境功能不受破坏必须保留的最小水流。
防止河道、水库及河口淤积的冲沙水量。
在水资源分区内,对不同水平年、不同保证率条件下的水资源供求关系和余缺量进行分析研究。
利用供水工程设施,对水量进行存储、调节、处理、传输,可以向用水户分配的具有一定保证程度的最大水量。
一个流域、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在确定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技术条件下,在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以维持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前提下,当地天然水资源能够维持和支撑的达到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以及具有特定结构的经济规模。
为维持地下水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在地下水开采量与补给量之间需要保持的相对均衡状态。
在流域或区域范围内,由水文、水力和水利上互相联系的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等水体和有关水工程及用水户所构成的综合体。
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对水资源系统进行考察和分析,优化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运行。
揭示水资源系统界限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数学关系,能描述和代表水资源系统特征和功能的一组数学表达式。注:数学表达式的形式包括各种约束方程和目标函数。
为模拟地表水系统的动态变化并进行优化规划与管理而建立的概化数学模型。
为模拟地下水系统的动态变化并进行优化规划与管理而建立的概化数学模型。
用多层次结构的数学模型模拟水资源大系统功能的水资源模型。
应用数学模拟方法对水资源系统功能和行为进行仿真模拟的数学模型。
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对水资源系统进行考察和分析,并对水资源系统规划和管理运行进行优化。
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管理中,针对某一问题,对行动目标的确定和行动方案的选择。
针对需水管理方面问题的决策。注:内容涉及生产力布局与水资源条件相互适应、产业结构调整、节约用水、公众参与、舆论宜传、调整水价抑制需求等方面。
针对供水管理方面问题的决策。注:内容涉及水资源使用权和水环境容量在流域内各行政区之间的分配、生态用水与经济用水之间的分配等方面。
针对水质管理方面问题的决策。注:内容涉及河流水体功能区的划分、水体纳污总量的确定、纳污总量在各河段与各排污口的容量分配、河流水质的多目标综合评价等方面。
针对水价管理方面问题的决策。注:内容涉及地表水、地下水的水资源费,各类用水户的水价等方面。
综合以各种手段采集的水资源数据、信息,应用决策科学、运筹学和水资源工程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为水资源决策者提供各种决策信息,并允许水资源决策者直接干预和接受他们的经验、直观判断或偏好,用以辅助水资源问题决策的动态交互式计算机系统。
由于在决策时存在一些无法控制的因素,从而给水资源问题决策的预期效果造成的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在一定的区域内,为开发利用水资源、防治水旱灾害所做的比较全面、长远的谋划或筹划。
根据特定目标要求,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管理以及水害防治等各个方面或某个、某些方面所做的比较全面、长远的谋划或筹划。
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条件为主,考虑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及自然灾害的相似性,进行分区划片,并提出分区治理与开发的方向和关键性措施。
依据经济社会长期发展趋势对水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制定的可实现的目标和预期结果,以及指导全局、体现前瞻性的水资源规划实施方案的总体部署。并根据新变化对规划目标、预期结果、实施方案进行动态调整。
国家或地方政府用于安排辖区内中期和长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指导性技术文件。
根据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制定的全流域范围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的总体部署。
按照专业分别编制的流域防洪、治涝、灌溉、航运、供水、水力发电、竹木流放、渔业、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防沙治沙、节约用水等规划。
从一个流域向另一流域调配水量的水利规划。
对井群各井点位置的统一规划布局。
注:目的是为使用方便并避免重复和相互干扰。
来水量能够满足规划兴利要求的概率。
供水量能够满足规划需水要求的概率。
预期实现特定规划目标的年份。
规划中拟定的具有代表性的若干比较(替代)方案。
注:目的是用于优化选择。